重读《非常潜力股》,这次改从第三章开始读起。由于先前看了《巴菲特写给股东的信》全新修订版,这次在看非常潜力股的时候,对这两本书的惊人契合度感到非常的讶异。
巴菲特曾经说过:『我是85%的葛拉汉,15%的费雪』。
但是巴菲特后期的投资哲学可以说是继承了费雪50%以上,我个人甚至认为是接近85%的费雪(葛拉汉给他的的影响只剩下15%,分别是价值投资的三大圣律:所有者思维、安全边际、市场先生)。
从长期的股市观点,投资标的思考和选择,巴菲特的天性特质和费雪的特质吻合度非常高,他们可以说是针对相同的议题,做出不同层次的回答。
如果《非常潜力股》是护城河投资法的总纲要,《巴菲特写给股东的信》就是针对纲要做出的细节说明。
费雪这本书几乎每一段都是重点,值得反复阅读,以下为《非常潜力股》第三章第一篇摘要: 3-1 哲学的起源
谈投资哲学的起源时,费雪首先说明了他的投资哲学:
除了部分等待布局的现金之外,资金投资在少数优质公司。
这些公司营收和获利成长率都高于整体产业,且为了成长要冒的风险较少。
管理阶层具备理想特质,实施可行的策略,达成舍短逐长的营运成果:
3-1必须在日常营运维持出色的表现,以达成未来的长程计划
3-2 如果管理阶层发生重大错误(如自鸣得意或产品开发错误),必须能自行发现且执行补救措施。
接着费雪叙述了他的能力圈:
他了解具备进步技术和优质商业判断的制造业,如果他转换到其他领域做投资,成果会不佳,但不代表这套投资原则用在其他具备不同能力圈领域的投资人会失效。
————————————————————-
投资哲学没办法一天或者一年内就发展完成,费雪说他的投资法部分来自逻辑推理,部分来自观察他人的成功和失败经验,绝大部份经由自己痛苦的教训学来。
费雪回顾过往,在小时候听祖母和舅父聊股票种下投资的种子之后,在史丹佛大学商学院和教授参加企管课程的访谈,有机会暸解企业的强项和弱点,同时也奠定了以下信念:
有些公司未来可能成长到比目前规模更大。
健全的企业除了好产品,销售也很重要,才能让他人认同产品价值。
真正值得投资的公司,还要能看到客户需求和欲望的改变。
上述三点就是行销真正的重点。
我认为费雪在这段期间,受到了重大的启发,奠定闲聊法的基础。
之后他进入银行业当统计员(分析师的旧称),时序是1928-1929年大崩盘年的前兆,他同时运用闲聊法打下坚定的投资信念:
『只看书面资料并不足以判断是否能投资,投资人必须找到能直接接触公司业务的人,从中了解营运概况』
在1929年的时候,费雪认为市场已经走高,但是他还是找到一些『便宜,还没上涨的低本益比』股票,他投入好几千美元(在当时应该是一大笔钱)买其中三家(其中两家没使用闲聊法),之后景气恶化,他才知道为什么这三间公司本益比如此低,这笔交易惨赔。梦幻娱乐
费雪坚信:愚者和智者的差别在智者会在错误中学习,
所以他仔细的回顾错误,并且认为这是必要工作,他发现:
低本益比可能是便宜货,也可能是投资陷阱
低本益比不代表价值的保证,可能反映了公司的弱点
便宜与否不是当前的股价对上获利,而是现在的股价对上未来多年的获利。
他又发现了:
如果能在合理范围内预测未来几年的获利,就能得到丰沃的利润
他发现自己能预测多头市场的泡沫,而且时间非常准。
但不管你的看法多正确,没真的完成交易就没价值。
之后费雪在极端艰困大恐慌时代创业,开始资产管理之路。